眼瞅着天气越来越冷,自家养殖海域里还有七八十万斤生蚝没卖出去,大连金普新区生蚝养殖大户胡欣罡十分焦急。事实上,有类似遭遇的养殖户还有不少,曾经身价不菲、被奉为热卖爆品的生蚝今冬突遭行情反转。

  “前几年,生蚝行情连年走高,但今年冬天,其价格却大幅跌落,而且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滞销。”业内人士表示,大连生蚝(海蛎子)养殖产业正面临一场“野蛮扩张”后的严峻考验。

  大连生蚝掉价

  部分滞留海中

  “一个多月前,我们这里的成品生蚝产地收购价为每斤4元左右,但最近几天降为每斤3元-3.3元。”胡欣罡说,不仅如此,今冬生蚝还不太好卖。截至目前,他家仍有近80万斤生蚝滞留海中。“临近年终岁尾,我急着回笼资金给工人们开工资。明年开春后还得买蛎苗,但如今大量生蚝没卖出去,二三百万资金压在海里。”更让胡欣罡担忧的是,如果这些成品生蚝长期卖不出去,明年6月到8月将面临度夏的死亡风险。

  63岁的由敏娟在大连长海县大长山岛养殖生蚝。去年行情好,她家养殖生蚝毛收入达200多万元,今年她扩大了生产,却遭遇了危机。“近几年,长海县的生蚝大部分以半成品出售,山东乳山、辽宁丹东等地养殖户到我们这里购买半成品生蚝,运回去继续育肥。去年,长海县半成品生蚝产地收购价为每斤4元以上,今年则不到2元,有的养殖户只能卖到每斤1.2元-1.6元。此外,去年普通海蛎子产地收购价为每斤2.5元-2.7元,有的甚至达到3元以上,今年则降为1元-1.3元。”由敏娟告诉记者,今冬生蚝销售情况也不理想,她家的生蚝只卖出去不到40%,大部分则滞留海中。

  行情不好,收购商也更挑剔。“去年,成品生蚝达到70%的肥度就行,但现在达到80%以上肥度的生蚝才有人买。”长海县另一位生蚝养殖大户赵家锌无奈地说。

  “从现在到春节前是大连生蚝的一个销售旺季。最近我们平均每天能采收大约3万斤生蚝。”庄河市海信牡蛎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姚永平证实,今年冬天生蚝价格走低,肥度好、个头大的每斤5元左右,去年同期为6元-8元;个头小一些的每斤4元左右,去年同期则为5元以上。“生蚝行情大幅回落,好在尚未跌破盈亏平衡线。只要死亡率不是太高,能卖出去,养殖生蚝仍然赚钱。我家去年养生蚝收入将近150万元,今年收入则不到50万元。”

  养殖端生蚝价格回落,终端市场上也有反应。记者走访大连多家农贸市场了解到,当前大连海蛎子肉零售价大多为每斤35元左右,去年同期则为38元-40元。

  养殖规模扩张

  生蚝不够肥了

  “今年生蚝肥度不够”,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养殖户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以前,养殖年景好时,100斤蛎头能出15斤-16斤蛎肉,而今年,常常连10斤蛎肉都出不来。”姚永平透露说,最近两年,长海县、庄河市、金普新区金石滩等地生蚝养殖规模扩张,养殖密度大,导致海水中饵料不足,生蚝偏瘦。

  “看到养殖生蚝赚钱,大家便纷纷涌入,或者扩大生产。以长海县为例,最近两年一些之前养殖扇贝的人都改养生蚝了。”一位不愿具名的长海县养殖户说,今年,他家在近海海域养了30个台筏的生蚝,结果又小又瘦,根本卖不出去,只能等明年4月份之后,再找机会出售了。

  不仅是大连,今年,山东一些地方的生蚝肥度也不理想。“山东等地养殖户在大连收购半成品生蚝运回去继续养殖育肥,但他们当地海域生蚝养殖密度也较大,使得生蚝育肥效果不好,肥度不够,出货量及速度都下降了,他们来连收购半成品生蚝的货量与进度也随之降低,整条生蚝养殖产业链运转速度都慢了下来。”胡欣罡说,以前,很多外地客户找他订购生蚝时一张嘴就要七八万斤,如今连一两万斤就算大单了。

  “此外,疫情影响也很大,尤其是餐饮行业受到严重冲击,加之消费总体不旺,大连生蚝销售自然受到牵累。”赵家锌认为,今冬,大连生蚝遇冷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大连生蚝养殖

  为别人做嫁衣

  “中国是牡蛎养殖和消费大国,目前国内已形成几大产区:主要养殖太平洋牡蛎的山东辽宁产区;养殖‘福建牡蛎’的福建浙江产区;养殖‘香港巨牡蛎’的广东广西产区等。其中,辽宁大连产区养殖较多的是太平洋牡蛎、三倍体牡蛎,以及大连湾牡蛎,即俗称的‘草蛎子’。”业内人士介绍,大连生蚝养殖主要集中在长海县、金普新区杏树屯和金石滩以及庄河市石城岛和王家岛等地,其中长海县近年来主要销售半成品生蚝。

  大连生蚝都卖到哪了?“有相当一部分大连生蚝半成品卖到山东、辽宁丹东等地,进一步育肥后上市销售;还有一部分大连生蚝成品被加工厂收走,清洗分拣后,进入全国市场;一小部分则被大连本地零售摊贩买走,现开现卖,直接上了餐桌。”姚永平介绍,每年夏天,还有一些翻浆大连海蛎子被做成罐头,通过直播带货等渠道销售。

  “初步估计,目前大连生蚝产业规模约有20亿元。”大连壮元海生态苗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刚表示,大部分大连生蚝以半成品低价销售,被运到山东乳山等地继续育肥,短短几个月后便可以以数倍高价销售,为别人做了嫁衣。“我建议大连应该找出合适海域,创建生蚝育肥区,鼓励养殖户独立育肥,实现大连生蚝全周期养殖,从而获得更大经济效益,打造强势的‘大连生蚝’地域品牌,培育百亿级大连生蚝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