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们积极参与放流活动。

  文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曲家乙 实习生赵倩

  图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张琦

  6月9日,2022年度大连市海洋渔业增殖放流主题活动在大连三山岛海域举行,一些市民志愿者参与了该放流活动。本次活动共放流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飞蟹)、褐牙鲆(鸦片鱼)、许氏平鮋(黑鱼)、大泷六线鱼(黄鱼)、红鳍东方鲀共计180万尾。据了解,今年,大连计划放流各类水生生物30.864亿尾,其中,中国对虾放流量达30亿尾,已基本放流完毕,预计到8月末,今年所有增殖放流活动将圆满结束。 

  现在放流的虾蟹苗开渔后即长成可捕

  9日上午,记者随同大连市海洋发展局增殖放流工作人员及增殖放流志愿者在大连湾棉花岛渔政执法码头登船,随后乘船来到三山岛海域进行集中放流。当时,风力不大,海面波光粼粼,比较适合对鱼虾蟹苗进行放流。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热情高涨,将一袋袋虾苗、鱼苗、蟹苗放入到茫茫大海,看着它们欢快地游入大海深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不时爆发出欢呼声。参加放流活动的还有孩子,这些鱼虾蟹苗放入大海的同时,保护海洋资源、爱护海洋生态环境的种子也在他们心底悄然种下。

  记者在现场看到,本次放流的中国对虾虾苗长1厘米左右,三疣梭子蟹蟹苗也很小。大连市农业农村局渔业产业处副处长陈秋实介绍,中国对虾和三疣梭子蟹都是当年生海洋生物,现在放流,到9月1日开渔之后,它们将慢慢长大,逐渐适合捕捞。以中国对虾为例,开渔之后,这些放流的小虾苗可能已长成长10厘米左右的大虾,而到年底,将进一步长到20-30厘米。

  放流绝不是“放生”大连适合放流什么?

  有的市民认为,放流与放生类似,而事实上,它们完全是两码事。现在,“放生”已经有些变味,有的甚至演变成为“野蛮放生”,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但增殖放流则是科学严谨的。“增殖放流是经过科学调研论证,以及反复试验的,绝不是想放流什么就放流什么。大连适宜放流的物种有: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褐牙鲆、许氏平鮋、大泷六线鱼、半滑舌鳎等。总体来说,我们只放流本地种、野生种、洄游种。”陈秋实告诉记者,当前,红鳍东方鲀还只是大连增殖放流的一个“储备品种”,已经试验了3年之久,但尚未组织大规模放流。

  大连增殖放流的鱼虾蟹苗都经过了质量安全检验及苗种疫病检疫,确保苗种健康无病害、无禁用药物残留等。此外,我市增殖放流的苗种都是通过政府采购,由属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开招投标,中标企业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苗种培育。

  去年 增殖放流投入产出比1:17

  增殖放流的鱼虾蟹苗要遵循大自然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最终成活率并不高,但增殖放流的投入产出比却很高。记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间,大连市增殖放流水生生物苗种150亿尾,规模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直接经济效益达20亿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显著。2021年,我市增殖放流水生生物苗种达到31.708亿尾,回捕产量3472.67吨、产值5.16亿元,实现财政投入产出比1:17,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