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21时左右,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惠西村,因下雨路面积水,一名3岁男孩不慎掉入下水管网被冲走,父母眼睁睁看着孩子在眼前消失。目前男孩尚未被找到,搜救工作仍在继续。


“井盖吃人”事故并非个例,近年来,窨井伤人的事件在全国多地发生。“井盖吃人”“下水道要命”的悲剧屡屡上演。


窨井伤人屡有发生 井盖成“定时炸弹”

2022年2月,四川宜宾,因公路窨井盖突然破裂,一对正在步行的祖孙掉进井中,所幸被及时救出。

2021年4月,辽宁沈阳,一名3岁小朋友掉入下水井。虽经医护人员全力救治,但最终以抢救无效告终。

2019年8月,贵州遵义,一名3岁的小男孩在路上不慎踩到一个有破损的井盖,井盖瞬间裂开,孩子一下就掉入了窨井里。


2019年8月,山东青岛,一公交站台附近的电缆井盖松动,导致一名刚从公交车下车的乘客不慎踩空,半个身子掉进电缆井中。


井盖,本应成为一座城市的徽章,人们安全的保障,却频频对人身安全造成伤害。我们如何避免“井盖吃人”悲剧再发生?


如何分辨路上不同井盖?

普通人眼中相差无几的窨井,实际上涉及诸多产权单位和管理部门,水、电、热、通讯、有线电视、排水、化粪……


污水井、排水井、雨水井

特点:有圆有方,通常井盖上带有“污水”“排水”等字样。

危险指数:★★★★★

提醒:公路上的污水井、排水井管道相连,不小心坠入很可能危及生命;人行道、小区路面上的污水井,多有脏水倒灌,坠入易窒息伤人。


电缆井、供电井

特点:有圆有方,通常井盖上带有“供电”“电力”等字样,通常由2—3块井盖并排组合。

危险指数:★★★★

提醒:井室有光滑的水泥内壁和大量线缆,一旦坠入易受伤,但井深并不深。


通信井
特点:井盖上写有通信公司的名称,井盖多为复合材料。

危险指数:★★★

提醒:多位于人行道上,井室有光滑内壁和通信设施,但井深并不深。

供水井

特点:井盖上带有“自来水”“供水”等字样。

危险指数:★★

提醒:井盖不易开启,危险性相对较小。


燃气井
特点:有圆有方,通常井盖上带有“燃气”“天然气”等字样。

危险指数:★

提醒:位于马路上,井内较深,但井盖需要专业工具才能开启,危险性相对较小。

怎样才能躲开“吃人”井盖?
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警惕周围缺失井盖的窨井口。

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也可以提醒周围的人,不要陷入此类危险之中。

尤其要警惕当暴雨来袭时,下水道井盖若被冲开,就变成了“夺命魔窟”。

暴雨来袭可用以下方法防范“吃人”的井盖:

1.棍子探路法
一般路面水坑都能用棍子试探出来。

2.观察水面法
发现路面有漩涡、喷泉时要远远绕行。

3.光线判断法
如果晚上有月亮,迎着月光走,路上发亮处则为水坑;背着月亮走,路上暗处则为水坑。

4.多人拉手法
需要步行穿过积水时,应多人结伴,搀扶拉拽同行。

5.扶护栏行走
如果车辆停在离护栏较近的地方,上车前要紧靠护栏,别因为着急上车而失足掉入井中。

6.仔细观察法
观察路面上有没有特殊标志,也许是好心人因发现险情提醒路过的人。